close

簡單說幾句。

本來沒有打算入場看這部的,皆因坊間評價普遍負面,HKMovie分數低迷(當然明白他人打分不能作準,但我循例還是會參考一下,篩走爛片)。不過朋友落力推薦,加上是周冠威導演的作品,所以最後還是趁旅行回來有空趕緊去看了。

結論是:意外地還蠻好看的。

p2886232491.jpg

 

1.

電影上至預告片,下至Wiki介紹,都以「愛情喜劇」為包裝,但看罷卻覺得本片從頭到尾都與「愛情喜劇」沒甚麼大關係,雖有笑位,但不多,並且似乎愛情亦不是重點。也許正是因為這份期望與實際的落差,才導致影評一片不滿吧?

電影的主要脈絡是「與自己對話」。女主角Youtuber阿冰公開舉辦一人婚禮,承諾要做自己、一世愛自己,鼓勵啟發無數人,但原來婚禮的初衷只是吸引人點擊她頻道的一場計謀。

事情越往大發展,頻道發展越順利,她越是感到痛苦,因為教人勇敢「做自己」的自己,才是最虛偽的人。

阿冰的初衷是虛假的算計,但結果卻帶來一些正面的潮流,啟發樂儀、高生等人探索過去、接納真我,某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弄假直至成真(Fake it till you make it)」的錯有錯着。

 

2.

「自我」是甚麼?我認為大多數人大概也說不清哪部分的自己是「真」、哪部分又是絕對的「假」。「自我」是流動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年紀、經歷變化,經過外力、內省,可能每天都在改變。更多的時候,我們都只是打造一個理想的自己,且在明知此刻自己仍達不到那份理想的前提下,奮力朝那個設定的方向前進。

想要完完全全實現「自我」大抵是不現實/做不到的。

但這是否代表我認為阿冰的偽裝是好事?是否又認為應該一不做二不休把出發點錯誤的一人婚禮進行到底?也並不是。

因為連她本人都不相信自己製造出來的假象。24小時無休止的偽裝沒有讓她感到離理想的自己更近一步,而僅僅是漸行漸遠。當強烈的內疚與痛苦使她甚至不敢看向鏡中的自己時,就是警號。

鏡中華美得體的影像終究只是泡影,而並非自己想要達到的理想。

人類或許無法做到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都展現最真的自我,然而在嘗試追求成為更好的自己的過程中,掩蓋自身所有的特質、弱點和傷痕,某一天只會引來更大的反噬。

明報專訪其中一條問周導的問題是:「阿冰最終與自己和解了嗎?」

他答:「她向鏡中的自己講聲『我願意』,我覺得整個故事是她成長的開始,或者她和自己和解的開始。但是不代表就是一個永遠,要繼續成長。這個『繼續』的感覺都寄語在ending,阿冰跟阿朗飾演的Dickson說『加油喇天才』,即是叫他繼續去加油。我覺得這一件事都反照到阿冰其實都繼續在加油,她勸人加油,其實她自己都是。所以我覺得算是跟自己有所和解,她接納了自己陰暗的一面,但是我想强調,只是一個開始囉。」

——正是我的理解。

我始終相信,「做自己」不是點對點、衝過終點就好的短跑比賽,而是一場不見盡頭的馬拉松。今天我也依然在努力不倒下,繼續奔跑。

 

3.

說回「一人婚禮(Sologamy)」。

電影用這個少見(但真實存在)的社會現象作為主軸,我覺得非常有意思。

不查不知道,一人婚禮出現多年,在世界各地都有人曾舉辦過此類儀式。觀乎社會意見總是兩走極端,一是讚揚當事人重視自我價值,一是批評此乃自戀時代之惡疾以及惺惺作態的體現(正如電影中一人喪禮支持者的主張)。

我的看法是,「一人婚禮」只是一種形式。人生需要儀式感,正如我們慶祝生日、節日,時而犒賞自己、送禮物給別人,某程度上都是自娛自樂的「不必要儀式」。一人婚禮也是如此。

莊重地提醒自己「接納自我、愛惜自我」的重要,對某些人來說,或許就是他們該刻迫切需要的儀式感。

 

4.

最後想說一下,即使排除電影內容不說,我本身也很喜歡周導的運鏡和畫面設計。劇情蓄意的誇張荒誕,偶爾混和些不合時宜的夢幻,拼合起來有種獨特的美感(由《幻愛》開始我已經覺得他很適合拍「夢幻」)。

雖然《1人婚禮》不至於是沒有缺點的作品,對於主題的探討也可以更加深入,但絕對是合格線以上高很多了。總體來說,是有其樂趣所在、以及值得入場支持的港產片。


Facebook專頁:黛絲影視手札
Instagram:@daisylittleworld
Youtube頻道:daisylittleworld


arrow
arrow

    黛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