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的老電影,看過後只能感嘆《American Psycho 美國殺人魔》不愧是Cult片界的傳奇。本身不特別享受血腥畫面的我其實迴避了這部電影好一段時間,到終於狠下心在Netflix點開後,發現這部另類「喜劇」果然有其魅力所在。
看完電影後不免俗地搜尋了網上各種影評分析,亦看了不少電影拍攝的趣聞,所以打算來紀錄和討論一下。
1. 導演Mary Harron的解讀:他當然有殺人!
Patrick Bateman究竟有沒有殺人?還是一切只是他的幻想?二十年來,爭執不休的這個問題在Mary Harron眼中其實早有定案:
"One thing I think is a failure on my part is people keep coming out of the film thinking that it's all a dream, and I never intended that.(走出戲院的人總是覺得所有一切只是一場夢,而那從來不是我的原意——這是我做得不好的地方。)
All I wanted was to be ambiguous in the way that the book was. I think it's a failure of mine in the final scene because I just got the emphasis wrong.(我想將原著模稜兩可的感覺帶到大銀幕上,而電影最後一幕的重點顯然錯了,我認為這是我的錯。)
I should have left it more open ended. It makes it look like it was all in his head, and as far as I'm concerned, it's not.(我應該留下更開放式的結局,現在的結局似乎影射殺人只是他的幻想,但就我所理解——那並不是幻想。)"
Mary Harron說得沒錯,電影完結的方式確實很像在暗示一連串瘋狂殺戮只是Patrick Bateman的瘋狂幻想,但如果從他確實有殺人的角度來分析,這些證據也依然解釋得通:
光潔如新的公寓 - 公寓主人的眼神明顯有點詭異和閃縮,並且讓Patrick Bateman永遠不要再回來,似乎暗示她知道些甚麼。她清理了現場,原因可能是律師/Patrick Bateman的父親讓她幫忙、甚至是自主,至於閉口不言的原因是收受了賄款或不願意樓價下跌。
記事本上的塗鴉 - 塗鴉和殺人並不矛盾,只是進一步反映Patrick Bateman精神失常。
出現在倫敦的Paul Allen - 律師在倫敦見到的並不是Paul Allen,只是又一個與Paul Allen相似的投資銀行副總裁。
這三種解釋自然都是極其荒誕且不可能發生於現實的,但考慮到《美國殺人魔》建立的世界觀本身就是荒謬滑稽的,所有「正常」(人性)的舉動在這個世界中才是「不正常」的。
電影不斷透過視覺畫面強調,出現過的所有投資銀行副總裁全都是「可相互替代」、「缺乏獨特性」的,外表上,他們全都是年輕白人男性,年齡相仿,甚至連髮型、西裝和眼鏡設計都如出一轍;從展示名片的一幕可以看出,他們擁有一模一樣的職位、電話、辦公室地址,區別他們的只有名片設計和字體這些微不足道又可笑的小細節;更別提他們一直不斷互相認錯——Patrick Bateman將餐廳中的不知名男性認錯為Paul Allen、Paul Allen將Patrick Bateman認錯為Marcus Halberstram、在Patrick Bateman殺人的晚上Marcus Halberstram聲稱他們一起共進晚餐……
▲Patrick Bateman、Paul Allen和Marcus Halberstram都配戴相同設計的眼鏡
▲如出一轍的名片(公司、職位、電話、地址)
名字是身份的象徵、身份的體現。而在這個世界,所有名字卻都被證實是不可靠的。
考慮到這點,Patrick Bateman殺了Paul Allen而沒有任何人發現或在意,其實才是最合理不過的——畢竟這種自我中心到極點的自戀性人格才是《American Psycho》世界觀的一大重點啊。
所以你問我Patrick Bateman究竟有沒有殺人?
噢,他最好有!
2. Patrick Bateman原本是由Leonardo DiCaprio出演?
剛好迎上《美國殺人魔》首映二十週年,最近有一篇新的訪問,由原著作者Bret Easton Ellis、導演Mary Harron、男主角Christian Bale(基斯頓比爾)和其他幾位演員進行對談。
其中一段提到,片商原本屬意Leonardo DiCaprio(里安納度狄卡比奧)出演Patrick Bateman一角,甚至已提出高達兩千萬美金的天價合約,只等對方點頭。導演Mary Harron激烈反對此選角:
"Obviously, I think DiCaprio’s a great actor, but I thought he was wrong for it. I thought Christian was better for it, and I also thought, and I think my instinct was right on this, he carried enormous baggage because he had just come off Titanic and I thought you cannot take someone who has a worldwide fanbase of 15-year-old girls, 14-year-olds girls, and cast him as Patrick Bateman.(里安納度當然是個優秀的演員,但他不適合這個角色。我認為基斯頓更合適,而且里安納度剛拍完《鐵達尼號》,偶像包袱實在太巨大——他的粉絲大都是十四五歲的妙齡少女,你不可能要他擔綱飾演Patrick Bateman。)
It’ll be intolerable, and everyone will interfere, and everyone will be terrified. It would be very bad for him and very bad for the movie. Because everybody will be all over it. They’ll rewrite the script and all the rest. And I knew I could only make this work if I had complete control over it, over the tone and everything.(人們必定無法接受,而且會驚慌地干預電影的拍攝。這對他本人和電影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所有人都會想參一腳改劇本——改任何能改的。而我知道,如果自己不能對包括基調在內的所有一切掌握主導權,我一定無法好好展現這部電影。)
The other thing is, a lot of the plot depends on people mistaking Bateman for someone else. Not a lot of people look like Leo DiCaprio.(而且,故事的其中一個重點在於人們會認錯Patrick Bateman為其他人,但里安納度實在說不上是大眾臉。)"
無比幸運的是(對觀眾而言),里安納度最終拒絕了片商的提案,我們才能欣賞到基斯頓版本的Patrick Bateman,而不用被迫看到崩壞的Jack成為殺人狂(笑)。而事實也證明,基斯頓確實是不二人選,他成功詮釋出Patrick Bateman自戀自大而又空虛空洞的靈魂,成就了一代傳奇的黑色幽默驚悚喜劇。
3. 《美國殺人魔》音樂劇——大膽而危險的嘗試
▲2013 倫敦版《美國殺人魔》
▲2016 紐約百老匯版《美國殺人魔》
《美國殺人魔》能改編成音樂劇?初聽有點懷疑耳朵,雖說是黑色幽默,但情節畢竟牽涉到不少血腥驚悚的畫面,又該如何搬上舞台?
《美國殺人魔》在2013年第一次改編成音樂劇,並在倫敦公演,由Matt Smith(我們親愛的《Doctor Who 神秘博士》第十一任博士)擔綱出演Patrick Bateman,至於2016年的百老滙版則由Benjamin Walker主演。我沒有機會親睹現場表演,但有在Youtube上聽了倫敦版的原聲帶,驚奇地發現這電影真的能改編成音樂劇……而且我還蠻喜歡的!歌曲走八十年代電子風,抓耳、明快又有點庸俗——實在不能更適合《美國殺人魔》的時代背景了。不過考慮到《美國殺人魔》本身就是一部小眾「邪典電影」,劇情非常不合家歡,所以可以想像到此音樂劇受眾也會比較少。事實上,公演後觀眾評價也頗為兩極,尤其百老匯版公演短短不足兩個月就停演,更可見普羅大眾的不接受。
個人而言,我只是零零碎碎地在Youtube上看了少許百老滙版的片段,感覺它確實不太像傳統音樂劇,基調黑暗別扭那是自然的,歌舞也說不上精彩(當然,歌曲寫得淺白膚淺,更大可能是故意呼應故事主旨),但如果本身有看過電影,則我認為頗能體會到當中的諷刺和樂趣。
倫敦版《美國殺人魔》的〈Not A Common Man 我非凡人〉:
最後,看完《美國殺人魔》心情憂鬱?看看下面這段惡搞影片心情立即變好哈哈哈哈(太搞笑了我不能不分享!!!)
Facebook專頁:黛絲影視手札
Instagram:@daisylittleworld
Youtube頻道:daisylittleworld
留言列表